第82章 秦宜禄教徒

马车上,看着麴义与秦宜禄两个人捧着一碗麦饭,配着一点酱菜大口大口地吃得香甜狼吞虎咽,杨修捧着诺大的一碗麦饭却是无论如何也吃不下去。

只觉得那硬硬的麦粒怎么嚼也嚼不碎,咽在肚子里的时候那其中的棱角仿佛细碎的砂砾一样在划他的嗓子,而且吃下这东西之后感觉自己的肠胃也特别的不舒服。

到底是稚童,哪有什么城府,一张小脸皱得跟个橘子似的,眼眶里甚至还有泪水在跟着打转。

“吃不下么?”

“吃……吃得下。”

“如今这世道啊,似尔等世家子弟,与这世上大多数的黔首贫民之间几乎都已经生殖隔离了一般,六经背得纯熟无比,上古时候的故事张口既来,然而近在咫尺的民间疾苦却瞎子一样的看不见。”

“如今这世道,天下有接近一半人,奔波辛劳不休,为的,就是这一日两餐都能吃上这样一碗麦饭,若是赶上了灾荒之年,能吃这麦饭吃饱肚子的便已是老天爷开眼了,而你这种世家子弟,却是连见都没有见过,还咽不下去,你说,似你这种人将来若是走了一郡之太守,境内的子民真的会对你真心依附么?”www.smxju.com 芒果小说网

“若你想和你祖父、父亲一样,仅仅只以文学立身,这也还罢了,但若是你想跟着我,在武事上有一番作为,此等民情却是不可不察,不可不知的了,因为绝大多数的兵丁,都是出身贫苦之人,你若是连他们如何生活都不知道,何以收军心呢?就算是朝廷任命你做了军中高职甚至将军,然而军心若是不附,你打得过谁呢?”

“此前的永初、永和羌乱之中,你们杨家的门生故吏几乎都被打光了吧?明明大家统领的都是一样的军队,何以你们关中来的名将在羌胡面前不堪一击,然而到了永嘉羌乱之时朝廷启用了凉州三明,却能摧枯拉朽,大胜而还?这凉州三明明明都是凉州本地人,何以出身最差的段公军功最盛,而出身最好,累世将门的皇甫公却稍微差上一些,以至于朝中现在还有他花钱买胜的传闻呢?”

“只因为段公将手下士兵视之位腹心手足,皇甫公将部下视之为亲信家奴,而你们关中的其他奖励,则视兵卒为猪犬牛羊,恨不得还要放血吃肉了,参不透这个道理,你便是将兵书都背得再如何熟悉,真领了兵,也一定是一将无能,累死三军了。”

这话说得当真是不留情面,而且把整个杨氏,甚至是所有的关西将门都给骂了。

然而谁让秦宜禄是这杨修的老师呢,而且他这话说得,也确实是有一定的道理,杨修闻言也唯有低声答应着,然后继续低头吃麦饭。

“好了,可以了,不要吃了,忠悌你也不要吃了,麦饭这东西不止是吃得时候难以下咽,关键是还并不利于消化,若是煮得时间不够,怎么吃的,将来还会怎么拉出来。”

说着,却是拿出了一袋面粉,又亲自加水和面,揉制面团。

托杨氏给他弄得这个排场的福,出行路上一切东西却都是应有尽有,秦宜禄索性将这面团先是用荤油烙了两张饼,又蒸制了几个馒头,最后还做了一碗手擀面,这才重新端回了马车,道:

“这回再尝尝。”

杨修刚刚吃那麦饭本就吃得难受,根本就没怎么吃,小孩子最是受不得饿,见这面食新奇有趣,早在秦宜禄做的时候就已经忍不住口水直流了,哪里还忍得住?

连忙忍着烫手,先取了一个大馒头啃了一口,随后那眼神就亮了,又取了面条和烙饼挨个尝了一尝,却是就此便停不下来,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。

“好吃,好吃啊,真好吃,这,这居然和刚刚那麦饭是同样东西做的?”

麴义也跟着吃了几口,不过他刚才吃麦饭吃得多,腹中已经有些饱了,因此吃得不多,却是也在吃完之后啧啧称奇道:“当真是人间美味啊,这东西,却是比羊肉可好吃太多了。”

秦宜禄笑着道:“传统的磨盘,都是大大小小的原坑,只能用来磨豆子,甚至用来磨稻子也是勉强可以的,但用来磨麦子却是有些不好用了,而且绝对磨不了这么细。”

“这非是什么九宫八卦,而是我将石磨进行改良,将其中的豆坑改成了这样一道道密密麻麻的斜线,如此一来,就可以将麦子磨成面粉,甚至用此物来磨黍米的话也是很好用的,如此一磨,原本不堪入口的麦粒变成了面粉,就可以用来做这许多美味佳肴了。”

“不是什么难以想的东西,只是以前古人吃麦子少,即便是现在,吃麦子的人也多是流民,黔首,穷苦百姓,所以没人琢磨这东西罢了。”

杨修也赞叹道:“老师奇思妙想,当真神妙。”

“那回到咱们最开始聊的问题,修儿,还有谦义,你们以为,此物,于天下来说,又有何用呢?”

杨修想了想道:“老师您说这天下人已经有一半的人都是吃麦子的了,若是此物能够推行天下,让这天下一半的人都能吃得上馒头、烙饼、面条,这自然便是造福天下的德行之举了。”

“只是如此而已么?只是口腹之欲而已么?”

“这……”

杨修一时又是无言了,然后忍不住就扭头看了一眼从刚才就一直在沉思的麴义一眼,忍不住问道:“麴叔叔可是有所领悟?”

麴义长长地叹了口气,道:“此物,可解天下之灾祸,可活人无数,可以增加这天下每年出产的粮食总量,对么?”

秦宜禄笑着点了点头。

“活人无数?”杨修颇有些诧异道:“如何会是活人无数呢?”

秦宜禄却问杨修道:“修儿当知,自先帝以来,这天灾日益频繁,而且尤其以旱灾、蝗灾最为常见,咱们东汉历来是只要发生天灾就必有三公辞职退位以谢罪,仅仅今上一朝,就因为这天灾,当朝三公走马灯似得轮换,虽没仔细数过,四十几人似乎是有的吧?似你祖父,已经当过两次司徒,一次太尉了吧?你可知这是为何?”

杨修闻言理所当然地道:“自然是因为今上失德,又掀党锢之祸,引得天公降罪,三公虽然屡有辞罪,但错既在今上身上,三公又如何能顶得了罪呢?”

秦宜禄闻言却是不屑地道:“天人感应之说么?这就是纯属放屁了,上苍若当真要惩罚天子无道,直接降下落雷将其劈死便是,连累百姓作甚?”

“啊?”

杨修闻言,却是不敢言也不敢语了,只觉得自己这位老师实在是语出惊人,平日里时时常以边郡鄙夫自居也就罢了,出身于边郡是肯定的,至于鄙夫,谁敢说他这个辅佐张奂编纂左传的人会是鄙夫呢?

可这做事的风格,倒也当真是让人惊叹,明明也是称得上儒学博士了,却口口声声说圣人之言是狗屁,却是让他这样的一个世家子弟都不知该怎么接他的话了。

麴义听得也是认真,忍不住问道:“还请明公赐教。”

秦宜禄摆了摆手道:“莫要叫什么明公,说了,你和成廉他们一道叫我大哥就行,哦对了,我的年岁比你小,你若是觉得尴尬,叫一声师兄也行,区区一个边郡都尉算得什么明公呢?若是有朝一日,我能做个一郡太守,甚至是三公九卿之流,你再叫我一声明公,我自然也会欣然认之的。”

麴义闻言憨厚地笑了笑道:“既如此,那我就僭越,叫您一声大哥了。”

“嗯。”

秦宜禄点了点头,这才看回了杨修重新说起正事儿道:“其实在为师看来,近年来天灾频发其实只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咱们大汉乃至于周边的地域之内,几百年来天气是越来越冷的,也即是一个漫长的小冰川期。”

“天气越来越冷,这是自然规律,具体的成因太复杂了,但总之,其实打秦朝乃至战果的时候开始,这个趋势就已经有了,也正因为天气越来越冷,所以降水才会越来越少,所以旱灾才会越来越频繁,前汉初年时候其实旱灾也不少,难道说两汉四百年里一直都没出有德的君主么?”

“再者说,天气越来越冷,其实未必就一定是一件坏事恰恰相反,这其实是一件非常非常好的事。”

杨修皱眉道:“如老师所言,天气变冷,则旱灾频发,百姓流离无所依,这如何就是一件好事呢?”

秦宜禄闻言道:“前汉时,整个大江以南,就只有成都平原、江汉平原、太湖平原三个地方是产量区,拥有稠密的人口和经济文化,现在呢?与前汉相比,荆州、扬州、益州这三个地区的人口数量翻倍也不止了吧?”

“就说扬州吧,前汉时候扬州几乎就只有九江和庐江两地拥有相对密集的人口,过了大江,几乎全是一片荒芜之地,而即便是如此,也是要时不时的闹一闹饥荒,需要从徐州调拨粮食来赈济扬州的灾民的,然而现在,扬州差不多已经是大汉人口数量最多的一州了吧?非但不再需要徐州的粮食赈济,大部分时候,反而可以赈济徐、兖、青三洲。”

杨修闻言想了想,好像,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儿,于是忍不住问道:“这是为何?”

“所以说,你们这些世家大族,占据朝廷高位的肉食者,整天研究之乎者也,却从不肯体察和研究一下真正的民情啊。”

“其实这是很简单的道理,因为以前南方太热了,降水也太多了,根本就无法发展真正的种植农业,要知道,降水不是越多越好的,水太多,天气又热,水分蒸发时就会带走土壤中的营养物质,使土地发粘,甚至是发红,要知道,红土上几乎是完全无法种植粮食的。”

“而且对人的身体健康不好,前汉时司马迁从江南回来的时候就曾言,‘江南卑湿,丈夫早夭’,意思就是说江南因为太过潮湿,男人去了那地方都要早死。”

“所以天下大寒,则原本江南的荒芜蛮夷之地,自然就能够得到开发,人口得到繁衍,文化,经济,政治,自然也就都跟着起来了,所以历史的大势所趋,经济重心就是要逐渐向南移的。”

“只可惜,朝廷中身居高位的大人们大多都是如你这样的世家子弟,这辈子也没下地干过农活的比比皆是,更况且杨、益、荆三郡中,即便是富庶繁华,礼乐教化得充足的地方,也都集中在北部,至于咱们大汉广袤的南方土地,一句彼辈蛮夷也,便不去理会了,人口虽然上来了,但诺大的一个江南能做到两千石以上的人物,真可谓是凤毛麟角,以至于大汉虽大,却根本无人能够体察江南民情。”

说着,这秦宜禄也是说得高兴了,便索性接着马车上的炭火烧起了开水,打算干脆泡点茶来喝。

大冷天的,躲在马车上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一边烤炭火,若是再有点花生瓜子坚果什么的,倒也不失为是一件很舒服惬意的事。

杨修闻言还是皱眉道:“可是,按照老师的说法,天气愈发寒冷,而导致北方中原地区旱灾频发,而南方蛮夷边荒之地日益富庶繁荣,且不说旱灾之下百姓流离饿死之惨状,即便是只将百姓看做数字,这一增一减,不也是一样的么?这岂不还是一件坏事?”

秦宜禄闻言,继续忙活着烧水,而麴义却是已经恍然大悟了,道:“所以才说,大哥改良的这个石磨,乃是利天下,活人无数的神器啊。”

“这……麦?面粉?还请麴叔叔赐教。”

小嘴却是越来越甜了,都开始叫麴叔叔了,麴义闻言也是不仅心中欢喜,道:

“少君不务农事,自然不知,我大汉历来种地,都是以稻、黍为主,同种同收,麦,以前都是作为应旱作物来种的,只是这些年,因为这天气十年九旱,却是这天下种植麦子的人越来越多了,至少在凉州是如此。”

“然而这所谓的旱灾,其实是以种植水稻为基准的,种麦所需要的降水远小于稻子,然而这产量上却是差不多的,而且还可以与豆同种,两年三收,只是麦饭相对难以入口,又难以消化,因此除非是劣田,否则雨水一好,百姓还是会忍不住种植稻子,甚至是修建水渠去种植稻子。”

杨修这才恍然大悟道:“原来如此,所以老师您制的这种斜线石磨,既然可以很方便的将麦粒研磨成粉,可以用麦粉制作这馒头、烙饼、面条如此美味之物,又没有不易笑话的苦恼,则天下百姓除非是上等的良田、水田,否则必然会大规模的弃稻而种麦的,甚至将来天下再冷下去,发展成南稻而北麦之局,如此,则百姓自然也就没有了旱灾之难,这斜线的新型石碾,自然也就是活人无数的有德之物了。”

却见秦宜禄笑着用煮好的茶水泡了茶叶,而后依然是一副笑嘻嘻地神色道:“正是此理,然而将原本坑洼的石碾是为了磨米,磨豆的,将其改成斜线,很难么?为何如此简单的小技巧,在我之前却没人想得到呢?”

“这……是因为老师您聪慧机敏?”

“狗屁,要我说,只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你们都不吃麦饭!”

“…………”

“肉食者鄙啊,这天下当官的都是你们这些世家大族,有能力制作这斜线石碾,推广斜线石碾的也都是你们这些世家大族,然而偏偏你们又都是不吃麦饭的,既然不吃麦饭,自然也就没有改良这石碾的需求,我大汉朝政满堂大人,一个平民出身的苦命人也难找,又一位的只以经学论英雄,说白了,就是脱离群众太久了,让你们这些人来治理国家,这国家,可不就是越治越乱么?”

杨修闻言,一时之间也是三观破碎,久久无言了。

“你既要做我的弟子,首先这第一步,就是要见识这民间疾苦,先把这不接地气的毛病改了,这对你来说,却是比什么圣人之学都要更重要的东西,明日起,你变先与将士们同吃,同住,由此而始吧。”

“喏。”

推荐阅读:

恶毒女配是个娇气包 综武:大秦,悟性逆天,圆房焱妃 综漫:恋爱地球之后,加入聊天群 梦回古代,我成了御兽大佬 呆萌小青梅:腹黑竹马么么哒 幻世妖宠,狂帝的女人 魔道杀途 天罡地煞:从一人风后奇门开始 乡村透视神医林飞唐若雪赵璐璐 完美男神从和校花学妹约会开始 都市之修魔归来 锦瑟 穿越末世NP之我是女配 从涂山开始的诸天之旅 快穿:主神花样撩夫 王铁军张飞江南煮酒 闲散小女人的狼君 我为魔帝,吞噬诸天神魔 白薇薇砂糖九次方 成了奥运金牌男家的猫 男神变手机 超级女婿在都市 警视厅之虎,从东京太太开始 萌宠心尖爱:邪君,请上榻 林星河三轮七车 寒门大英雄陈晨沈茜 末日:我以恐惧为食 史上最菜穿越者 沈烈张静修隔壁小王本尊 誓不要种马男(玄幻) 诱情成瘾,总裁的清纯小妻 废土的王者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